刘丰祝玄冲:探秘经脉与道家修炼(三)

网络  2023-10-09 09:51:28

刘丰祝玄冲:探秘经脉与道家修炼(三)

以下对话内容为2020年在“心能源”灵性觉醒平台刘丰老师与祝玄冲道长的对话,主题为:“非遗道医|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先天和后天经脉之气的道家修炼”。

本文为此系列的第三部分内容分享。

第一与第二部分的内容链接如下:

刘丰| 祝玄冲:探秘经脉与道家修炼(一)

刘丰| 祝玄冲:探秘经脉与道家修炼(二)

先天后天同出混沌一炁

高维低维源自全息投影

祝玄冲道长:感谢刘丰老师精彩分享!刚才,刘丰教授反复地提到有形的、三维的事物是高维的投影。也就是说,我们的五脏六腑包括肉身,实际上也是十二经脉的一个投影。而十二经脉则是属于我们人身灵体的一个层面。因为,“十二经脉”并不是三维的产物,而是高维度的经脉能量投影到了三维才产生有形有相的“五脏六腑”。但是,“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的灵体也是天地阴阳二气冲和而生,表现在人体里面就是统辖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六腑属于天的阳气,五脏则属于地的阴气。五脏六腑经脉来源于我们先天“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两条经脉——督脉和任脉。六腑的能量来源于督脉,五脏的能量来源于任脉。所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能量又是任督二脉的投影。《周易》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叫“先天为体,后天为用”。阴阳的本体在我们人体上是如何显现的呢?阳的本体就是象征天的督脉,阴的本体就是象征地的任脉,所谓的开天辟地在我们人体里面就是开的任督二脉。刚我提到一个概念——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督脉的阳气(体)转变为了六腑的阳气(用),这就是先天之阳在我们后天的生命体系转变为后天之阳的应用。学习易医学的都知道,督脉所对应的卦象是乾卦,乾卦是纯阳六爻,这六个纯阳之爻分别对应六腑能量。易医学中对应任脉的是坤卦。坤卦为六个阴爻,对应五脏的六条阴经。任脉是人体五脏经脉能量的来源。

也就是说,我们五脏六腑的阴阳二气分别来自于任督二脉。那么,任督二脉的能量又从哪来呢?任督二脉都起源于肚脐以下五寸的曲骨穴,其能量来源出于下丹田。《黄帝内经》记载:“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任脉上有一个大家熟知的穴位叫“关元穴”,关元穴是脐下三寸,关元穴的下面一寸,也就是脐下四寸即为“中极穴”。任脉“起于中极以下”就是在中极穴的下面,“以上毛际”是指小腹部长阴毛的地方。在此与盆骨交界的地方刚好有个穴,叫“曲骨穴”。也就是说“任脉”是起源于“曲骨穴”。督脉呢?《黄帝内经》中说,“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少腹以下骨中央”其实也是“曲骨穴”这个地方。所以说,任督二脉实际上都是从“曲骨穴”所起。

我们刚才说过:督脉为诸阳之父、任脉为诸阴之母,任督二脉又都起源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的“曲骨穴”。这就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先讲过一个混沌的概念。混沌是指天地阴阳混沌未分。那么,任督二脉的本源都在“曲骨穴”,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是一个阴阳混沌之地呢?没错,它就是一个阴阳冲虚之地。所以,道家对于下丹田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它是我们性命的根本,是我们身体阴阳二气的本源。道家认为下丹田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源,是元精、元气的根基,也是呼吸之门、性命之祖等等,是道家修炼体系中重要的炼精化炁之地。道家历来认为:下丹田位于左肾与右肾正中间,为元精藏纳之所。实际上,下丹田是处于四者的中间,为什么说是四者的中间呢?下丹田刚好在左睾丸、右睾丸、左肾、右肾(女子为左卵巢、右卵巢、左肾、右肾)的正中间,就是四者交叉正中间的点上。中医基础理论讲:肾主藏精。它藏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也被称为元精)藏在两肾之间的下丹田。后天之精则是藏在左右两肾。后天之精亦有阴精和阳精的之别,左肾藏阴精,右肾藏阳精。道家修炼讲究元精、元炁、元神,那么“元精”又是什么呢?道家认为元精、元炁、元神这三者其实是一个东西,类似于基督教讲的三位一体的概念。我就用个比喻把它们的关系讲一下——元精是什么呢?好比我们过去用的煤油灯:“元精”就如同是灯油,它是固体的,是可以被看见的;而“元炁”则好比是能量,我们把油点燃,它就能够变成火,火就是一个能量;但是没有油就没有火,所以我们说“炼精化炁”、“炼元精化元炁”,也就是把元精(灯油)转化为纯粹的火的能量(元炁);但是火又可以发出光,光是什么呢?光就是“元神”。所以,道家认为修炼精气神的最根本还是在元精,元精足元炁就足,元炁足元神才足,它们本就是三位一体的。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先天混沌时,揭示大道之中有三种能量。这三种能量,实际上就是丹道里所说的元精、元炁、元神。那么,任督二脉于下丹田之处混而为一,形成的正是先天虚无之炁。我们前面讲过,阴阳的能量、运动以及其本质都是相反的,当相反的两种能量混而为一的时候就会产生虚无,就好像正数和负数相加一样,产生的是零。所以,我们说人体最核心的能量来源于下丹田。任脉和督脉皆起源于下丹田,阴阳亦在下丹田混而为一,产生了先天的元炁。同时,也产生了一条“冲脉”。冲脉也叫“冲虚之脉”,是先天虚无一气。阴阳二气相合就是“冲”。《道德经》里面讲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为相对立的两个面,比如我们常说的冲突。为什么有冲突呢?因为阴阳两面站在对立面,所以会有阴阳二气相冲、相对立的状态出现。所谓的“冲”是指:相对相反的两种能量和合、融合、混为一体所产生的一种势。“虚”呢?就是当阴阳相反的能量冲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虚无之态。所以说混沌为什么是虚无,也就是这个道理。混沌在道家、儒家和佛家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中”,就是中间的“中”。为什么混沌称为中呢?因为,天为阳、地为阴,而阴阳则是由中间所出。因为“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我们说先天虚无一炁、处于混沌之态,盘古却把混沌一分为二,清阳从中间上升到上面形成阳的天、浊阴从中间下降形成阴的地。也就是说混沌实际上是位于一个中位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天地混沌、阴阳合一的居中之态。因此对于后天的我们来说:所谓的混沌即为“中”。

刘丰老师一直说零维是没有分别的,因为它没有分出阴和阳,没有分出你和我。正如《金刚经》里面讲的: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你、没有我、也没有他,本来就是浑然一炁,就是虚无之炁,谓之元炁。而元炁藏纳下丹田时就是元精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元炁藏于下丹田的原因。

我们后天的生命,是由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构成的,而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能量来源于任脉和督脉,任脉和督脉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天和地。中医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叫做“三阴三阳”——由任督所主的天地构造出的“三阴三阳”的体系。

我们刚才讲的是人身的层面,所谓“人法地、地法天”,也就是说人身是效法整个宇宙的“三阴三阳”的结构。如果我们把“三阴三阳”放大到整个宇宙,又是什么呢?“三阴三阳”在道家和佛家里被称为六道。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有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是人界、修罗界、天界,三恶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刚好是六道。六道里面正好也是“三阴三阳”——三阳就是三善道、三阴就是三恶道,这就是宇宙和人体的结构。

在人体里,三阴三阳可以表现为我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它们分别隶属于五脏的六个层面。无论是我们人体的后天能量还是思想活动,都归于这六个层面。而这六个层面的能量皆来源于任督二脉。眼、耳、鼻、舌、身、意,实际上仅是后天能量和意识运动的一个场所。

道家的修炼体系追求的是后天返先天。那么,我们人的先天源于哪呢?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呢?《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人是由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来的。天地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天地来源于盘古所动的开天辟地这一念所产生。我们说道生一,一是什么?一就是起心动念,当盘古动此一念就将整个混沌一分为二,分出了天和地。那么,盘古起的第一念是什么?为什么在起了这一念之后他做出了开天辟地的举动,而后产生了后天的宇宙万物?这里面的来龙去脉,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关系的,如果以后有机缘我会给大家做出详细的讲解。

“道”于我们后天的人来讲是一个逻辑,我们称为道理。什么是理?“理”就是宇宙中的的规律,是宇宙中的逻辑体系,也是我刚刚讲的人体经脉体系和修道之间的关系。

任督二脉于下丹田合二为一,产生了道教里面最重要的一条脉——“冲脉”(因为“冲脉”里面运行的是先天虚无一炁,所以道家谓之“冲虚”)。我们都知道在中医学里面,“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本,是十二经脉之海,是五脏六腑之海。冲脉里面的能量包含有“任脉”的元阴和“督脉”的元阳,所以“冲脉”是人体能量的本源。在有形的层面,“冲脉”是五脏六腑之海;在无形的层面,“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但是,“冲脉”同样也是起源于下丹田。

道家的丹道体系是在下丹田炼精化气,在中丹田炼气化神,在上丹田炼神还虚。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下丹田的元精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大脑而来!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探讨得清楚明白。《灵枢经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其实人有形的生命最初时是先生精,精生脑髓,脑髓衍生出督脉,再由督脉衍生出“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等等。

人在没有生成之前先成的精,指的就是头部的精。最早的元精在头上,由这个精生成脑髓,脑髓再顺着脊柱的督脉降到北方,从南方跑到北方,至两肾之间,转变为元精,此为“降本流末”。这部分若能够从周易的层面来阐明,会讲得更加清楚明白。

刘丰老师:

谢谢道长。

这一段讲的特别重要的关键点是,我们人体整个的能量系统到底是怎么产生出来的,而且它跟整个宇宙时空道的能量体系是怎么关联的。道长从脏腑和“十二经脉”讲起,这里特别重要就是找到了它们的关键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是怎么回事?道长讲到了任督二脉的先天能量属性,而且讲到了任督二脉的能量属性是在共振状态下或者相互冲和而产生的。

一个正弦波的图像,就像一个躺下来的S,上面这部分是阳,下面这部分是阴。当它遇到一个同样频率但能量相反的振动时,这两个就相互抵消,回归到中间轴线上,中间这个轴线上其实就是我们讲的“中”,就是在最初始没有这一念的时候,没有这个振动的时候,没有生阴阳的时候,它本来就是一个“中”的状态,“中”的状态是把所有东西都包括了,它是混沌的。当有了一个分别后,它就开始有。

刚才讲从下丹田,我们三维能量体系从高维投影到这个空间来以后,在什么地方产生了这种同频共振而衍生出所有的生命存在?往回找,找到了在下丹田这个特殊位置。很多验证证明为什么任督二脉是源于下丹田,并且与冲脉也在下丹田汇合。就知道下丹田是道家修炼的一个关键点,如果说我们真正修到下丹田这种和谐的能量状态,也就是达到“中”的状态,它就为纵向提升创造了充分且必要条件,这才是它的本质,就是回归先天。如果在这个层面不和的话,没有达到真正的平衡或是“中”的时候,它就总是偏性的。

道长又专门提到两肾和下丹田的关系。讲元精、元气、元神特别重要,什么是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道长说到了。宇宙空间的两个能量,它们相互同频干涉的时候,它构成的是干涉条纹,就是局部相长、局部相消,它形成空间的一个结构。最简单的空间结构实际就是能量的叠加,产生局部能量的增益和局部能量的抵消。我们用光学能量波去表达它就是干涉条纹。

宇宙空间一切存在的相,其实它都是全息相,只是我们在三维空间里面没有理解它聚焦背后的能量关系,但是当我们研究全息照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如果我面前有一个全息图的话,实际它是由无穷多组干涉条纹构成,也就有无穷多种四象能量共振,形成能量分布的能量场,每一个干涉条纹对应一个单一的信息表达,但是它没有呈现。

那么什么时候呈现呢?当观测者出现的时候,我们看一个全息图,从左边看和从右边看的人,看到的图形不一样,这就是渲染它的第三个能量波不一样。大家注意这第三个能量波是由观测者决定的,观测者内在带着什么样的认知,它就会同频共振出相应认知的全息图的像出现。这就是“相由心生”,“万法由心”。

刚才祝道长最后讲到的元精从何来,他说元精从大脑来,这句话太妙了,为什么呢?我们大脑产生的是什么?是有限的认知,那是我们的思想产生的东西,是我们意识层的东西,有限的认知构成了它能够渲染出这个时空最基本的能量呈现,这就是精。你内在带着什么认知,你就会有什么样的元精显化与呈现,这才是本质,科学上的表达就是量子物理实验的实验结果与实验人的意识直解相关,这叫 “相由心生”,叫“万法由心”。

生命本源的元精都是从我们的认知意识来的,这就找到了根源。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实际是我们的内在认知投影出来的。在基督教叫“罪”,叫“原罪”,在佛教里叫“业”。“业”是我们的内在认知,创造了我们现实中一切存在的相,所以道长一下把最重点的给说到了,这就是元精。精是什么呢?在三维空间里面看,精有一词叫“精华”,大家注意这个“华”是什么,“华”在中国古典的甲骨文里面,是一切空间整个N维空间里所有的存在,而所有存在里最重要、最凝聚、最简单、最具代表性的这个特征信息的存在,就叫精。之所以叫“精华”,就是指的是这个。

所以元精从哪来?我们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才能了解为什么说一念一众生,所以从我们内在的认知,这一念就是一个众生,当你执念的时候就形成了众生的集结,众生的集结就构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万事万物,就投影出了众生相,所以我们看到外面的一切都是众生相。

而众生在哪儿呢?在我们自己的内在。通过这个元精回到元气,元气是什么呢?是能量结构。因为能量形成精之前,它一定是有一个空间的能量结构,投影出来才形成精的形式。元气就是能量结构,也就是空间中的能量。元神才是本质。元神是我们要回归到能量的本体,在它没有形成结构之前的本质状态,即本体。了解了元精、元气、元神代表的概念,就知道了任督二脉的形成和我们大脑脑髓的内在关系,是从最简单的成像到最复杂成像之间的关联。

谢谢道长。

欢迎访问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文章
固精——道家修行重要的部分
2023-10-08
固精——道家修行重要的部分
南怀瑾老师:道家看世间的事物,透彻得不得了
2023-10-09
南怀瑾老师:道家看世间的事物,透彻得不得了
道家打坐秘法(前人历来不轻传)
2023-10-08
道家打坐秘法(前人历来不轻传)
道家壮阳增大功法
2023-10-09
道家壮阳增大功法
道家不传之秘──睡功!
2023-10-09
道家不传之秘──睡功!
南怀瑾老师公开一个道家、密宗不传的秘密
2023-10-09
南怀瑾老师公开一个道家、密宗不传的秘密
“武当明目洗睛功”分享(道家养生功法)
2023-10-08
“武当明目洗睛功”分享(道家养生功法)
道家养生中睡“子午觉”的重要价值
2023-10-08
道家养生中睡“子午觉”的重要价值
关于道家“打坐”问题解答
2023-10-09
关于道家“打坐”问题解答
道家修炼精华,一语千金人生悟道
2023-10-09
道家修炼精华,一语千金人生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