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眼里的黄精
据考证,黄精的发现大概始于神农氏尝百草时期,百姓因饥荒发现了黄精,食用后竟然发现了它不仅可以饱食,还有其极好的滋补功效。道家因对长生不老的不懈追求,将其纳入道教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之中,进而将黄精奉为仙品。
道教以“黄精”为药饵服食的历史
道教诞生于东汉末年,其早期的雏形叫神仙道。神仙道就是以服食黄精作为最主要的饵药之一。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汉武帝时的道士戴孟服食黄精,还亲自种植。神仙道比较重视外在的形体练养,他们将黄精奉为长期服用的仙品,其实是寄托了人类早期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追求。
《道藏》是道教的经典,《道藏》最早记载道门中人服食黄精的是在东汉时期,如汉灵帝时淳于斟“服食胡麻黄精饵”,陶弘景撰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也记载:“张礼正,衡山,汉末服黄精。”
汉末至北魏时期,道士张礼正“服黄精,颜色丁壮,常如年四十时”,隋末道士岑道原“常食黄精,时百余岁,肤若冰雪”,元道士罗霎震撰《武当记胜集》认为黄精“苗带纯阳伴鹿眠,根头充实几经年”,历代道士服食黄精蔚然成风,不胜枚举。
道门中人服食黄精之风经久不衰,《续仙传》云:“朱孺子……深慕仙道,常登山岭采黄精服饵,历十余年。”不仅亲自去野外采食,而且留种栽培蔚然成风,如魏朝道士王晖,“常种黄精于溪侧,则虎为之耕,豹为之耘”。
唐睿宗时道人许宣平,墙壁题诗云:“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余。”种植黄精达到了两亩规模,充分体现了道门中人的劳动意识与自食其力的优秀品德。
道教史料中黄精的神奇功效
关于黄精的神奇功效,《道藏》里还有一个故事:临川有官员家虐待奴婢,奴婢逃入山中以黄精为食,逐渐身体轻健,不知饥饿,可以灵健地攀爬树木或飞身而下,一次官员家把其包围至山脚之下,竟然腾空飞上山顶,以至于官员家捕之不得。这则故事略显夸张,但黄精的功效据此可见一斑。
《列仙传》说,人服食黄精“长生不死者万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嵇康“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寿,意甚信之”,刘无名“服黄精白术,以希延生”,从中可以看出,服食黄精可使人延年益寿,延缓衰老,甚至寄托着道门中人长生不死的终极理想。此外黄精在辟谷术中也是要饵,久服令人不知饥饿。
道教认为服食黄精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原因
其一,黄精本身确有滋补之效。
《雷公炮炙论》将黄精列为草部上品,引《日华子本草》云:“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暴,食之驻颜。”黄精通过补益脾胃,滋润心肺,强筋壮骨的原理使人耐饥饿、耐寒暑、恢复五脏的劳损和七情对身体的伤害。
《道藏神仙芝草经》载:“黄精,宽中益气,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体坚强,其力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黄精还能补益气血,从而使五脏及肌肉、骨骼、气色、发齿都得到充足的气血供应,从而延缓衰老,甚至能让过早衰老的人恢复体质,还老复少。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说黄精:“天官名此草为戊己芝。”戊己五行属土,脾胃亦属土,可见黄精主要功效为补益脾胃。
其二,道门中人认为黄精的根、实、茎、叶、花皆可入药。
《图经衍义本草》引《食疗》云:“根、叶、花、食皆可食之。”黄精植株唯花效用最佳,花最为难得,果实次之,根须次其果实,叶次须。
如《抱朴子》云:服其花胜其食,其食胜其根。但花难得。道人主要服食其果实,其生食刺激咽喉,故九蒸九晒蒸熟食用,有打成粉末作散剂服用,有与其他饵药合成药丸服用,有蒸熟直接服食。
其三、道教信仰才是其深层次原因。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说:“黄精之草,太阳之精也。结气九天……含精三阳……上承太火于少阳,吐葩于盛夏,积精成真,充根累节……积阳之所宗,其神化者也。”“太阳”又称“巨阳”、“三阳”,表示阳气最为充胜的意蕴,道教认为黄精内含至盛阳气所化生的精气,所以黄精积聚精华于盛夏,而具有补益之功。
最后,我们以下面的打油诗结束此文:
黄精又名仙人粮,
味甘性平治劳伤,
补中益气乌须发,
填精益髓润五脏。
驻颜断谷九蒸晒,
轻身延年实敢当,
啖之百日气顺畅,
续服十年登仙乡。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道家养生产品
八字命理学六爻卦 欢迎访问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