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饮食养生理念
饮食,并非吃饱肚子这么简单,其一个重要目标是人体的健康,而饮食养生是一切养生的前提和基础。
《千金要方》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出病也。”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脾胃的运化和消化,使之成为可供吸收的水谷精微,而这些营养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对于饮食的养生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首先,应该“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食如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酸则伤骨。”意思是说,人们应在感觉到饥饿前吃饭,感到口渴前喝水,倡导多餐少食的饮食习惯,同时要注意每次的饮食量不能过多,正如《内经》中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饱、过饥、过咸、过酸都会对人体的脏腑气血造成影响。
其次,在饮食过程中要注意荤素搭配,应该多食蔬菜,少食肉类,不吃生冷、陈臭的食物。
第三,对于饮酒要求适量、适度。孙思邈认为,饮酒以药酒为佳且不可过度。他说:“久饮酒者,腐烂肠胃,渍髓蒸筋,伤神损寿。”现代医学发现,酒对胃黏膜刺激较大,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同时过度饮酒会出现酒精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
第四,饮食后不能剧烈运动,只可“行步踟蹰”,缓步消食;情绪不能过分激动,切不可大喜大悲,否则容易出现血脉闭阻,反而不利于养生。
需要注意的是,孙思邈赞同“药食同源”的思想,倡导食疗。《千金食治·序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孙氏认为,大凡药物,药性刚烈狂暴,如果不注意剂量或者随意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食物则不然,可以排邪安脏、悦神爽志、滋补气血。因此,孙思邈在两部《千金方》中对果实、菜蔬、谷米、鸟兽等食物进行了描述,包括四气五味、功效禁忌等。他说:“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如果过度偏好,则导致五味不平衡,从而使身体出现“五味之伤”。
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要注意食物搭配问题,饮食要根据个体体质进行适量调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饮食养生。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