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高人揭秘胎息!(附修炼方法)
网络 2023-10-08 16:49:09
修行居
道家养生 | 阴阳数术
太极八卦 | 丹道修炼
关于道家的胎息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胎息有祛病延年的奇效,并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就是养生学家对胎息法的高度评价。胎息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高深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丹田”源于中国道教,内丹田学派的修炼术语“下丹田”,意思是“藏精之府”,“性命之根本”。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自然进行,但却若存若亡。胎息是道家的一种重要的炼养术。练功实践证明,胎息功对于培育元气,涵养精、气、神,治疗五劳七损都有显著效果,还可延年益寿,故而历代养生家极为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儒、释、道、医等各家的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对胎息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胎息一词,现认为最早出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认为胎息是练功达到一定境界而出现的无需口鼻呼吸的一种状态。《大成捷要·胎息经注》中认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把胎息看成是练功中神气相合于下丹田而达到的一种高深的气功态。更多的人则把胎息看成是一种呼吸方法,如《万密斋书十种·养生四要》所说:“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时,故曰胎息。”强调练功者要最大限度地减慢呼吸频率,以达到“胎息微微,若有若无”的境界。也有人指出胎息即内丹,如《胎息铭》中说:“假名胎息,实曰内丹”,从而把胎息与内丹混为一谈,否认了胎息的独立存在性。道家胎息术修炼方法
(若无师指导,不建议修炼,仅供学术参考)
胎息是相对正常的凡息而言的。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胎胞之中。”一般人的呼吸都是通过肺实现的,如果通过炼功,逐渐使肺的功能停下来,而用皮肤·,肚脐、丹田来呼吸这就是胎息。人类本来就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只可惜在母胎时才具有,一旦出世后,这种先天的功能就开始在体内潜伏,要靠后天的艰苦锻炼才能重新得到。胎息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修行功法,它的发明更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初级阶段大约相当于内丹术的炼精化气阶段,它的高级阶段则相当于内丹术的炼气化神阶段。胎息的高级阶段往往是和大周天以及内丹形成同时出现的,而且是随着功夫的提高自动形成的。但是,初级阶段的胎息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功法修炼。胎息的主要表现有鼻翼扇动,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三凹症状出现:锁骨上凹陷,两胁骨之间凹陷,脘腹部凹陷,小腹悸动即丹田呈脉冲式跳动。当丹田向命门跳动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吸气,周身皮肤感到发凉,反之丹田由命门向回跳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呼气,周身皮肤感到发热。一、初级胎息功法丹闾式胎息法呼气时想尾闾关发热(尾间穴至命门穴,道家称这一部位为尾闾关),吸气时想丹田贴命门或尾闾关。如此一呼一吸反复循环一段时间后,丹田呈脉冲式向命门跳动。当丹田跳至命门时,稍停数秒钟之后再复跳回原位,又静止数秒钟再向命门跳动,如此往来循环,产生自动节律时,丹闾式胎息便成功了。天凤式胎息法天即玄关窍(玄关窍在两目之间由表入里1—2寸处),凤代表下丹田。练功时,吸气时意守下丹田,并用力将玄关窍的真气吸入下丹田,稍停一会,接着将下丹田的真气呼升至玄关窍。反复如此循环一段时间后,使玄关与下丹田之间产生蕴蕴之气,逐渐导致气海穴与下丹田之间产生拆力,即将丹田拆向命门,如此循环。当下丹田产生自动节律时,天凤式胎息便练成了。脐阴式胎息法脐是肚脐,阴是会阴。会阴是任脉和冲脉的起点,脐是任脉经上的窍穴,又是十二经脉所会聚之穴,是人之元气所藏。吸气时意念会阴产生真气,并将真气用意念从会阴沿任脉上升至肚脐,呼气时意守肚脐,并用意念将肚脐的真气徐徐沿任脉降至会阴。如此反复循环一段时间,肚脐和会阴之间就会发热、发胀、发紧,然后产生氤氤氲氲之内气。气海与下丹田产生自动节律时,脐阴式胎息便成功了。初级胎息的注意事项:(1)初级胎息最重要的是意念和导引问题,因为上述的三种方法不是短时间修炼就能成功的,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练功时间长,故练功者对意念和导引往往不能持久,意念和导引一停,则杂念丛生,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2)形体一定要放松,因为初次练功者,体内的真气微弱,如果形体不放松,那么微弱的真气在经络中运行就会受到阻碍。真气不能到达特定的部位,就不能发挥特定的内功效应,也就练不出胎息。(3)胎息起动时,在呼气和吸气之间,有两个双闭气的过程。处在双闭气时,练功者第一次感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至难以忍受,心里往往害怕会憋死,总想用凡息代替胎息。凡息一起,胎息的自动节律尚未形成,所以,很容易被干扰而抑制住。所以凡息是初练胎息的克星,练功时切忌之。(4)修炼胎息一个月左右,胎息的双闭气就会慢漫消失。胎息的呼吸方式可随意而转变。如原来丹田贴命门是表现皮肤吸气动作,此时只要加主观意;念,就可以使皮肤变为呼气;反之丹田向回跳动时,本来皮肤表现是呼气动作,也可以加意念之后使皮肤改变为吸气动作。此外也可以用意念不管丹田来回如何跳动,皮肤均呈单一的吸气或呼气动作。二、高级胎息功法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轻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粱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发胀,或者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沿眼眶周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约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神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下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甘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如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动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采炼的方法为,阳物力量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停,呼气从百会下降到下丹田,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直至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咽送到气穴。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元气在丹田中灵动活泼,宛转悠扬,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往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刻,口中化生津液,用意吞回,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就是双目中收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建立真胎息的根基。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间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也就是胎息。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胎息上,一心不动,自然外感内应,感觉元气周流于一身内外了。在此境界中,口中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于目引神光入脑,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下丹田,再存守一会儿。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得清净恬淡,身在气中,气在身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闪闪烁烁,照耀全身。这样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称之为“乾坤交媾”。三、高级胎息练法入坐之后,把神光照视下丹田,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用这样的心意,锻炼神气交媾,总得两年之久,练到没有一毫杂念起动,脉博不觉跳动,胎息停,定于虚空,只觉有神光在祖窍间照耀,形成了入小定状态。静极生动,忽觉全身元气向下丹田聚敛,现出一团真气,涵在绛宫。这就是绛宫之气,包住元神,天天感觉浑浑沦沦,如在母腹怀胎一样,随方就圆,温养于中。在此功境中,有时祖窍穴内出现跳动,不一会儿全身跳动,如炒豆一般,爆炸不绝。忽然口中甘露下降,急用神光凝视下口,转卯酉周天一遍,收存田中。有时又在静定之中,忽见—一轮明月,现于目前,即用神光视之,不一会儿,又有日光发现,与月光合在一块,急用神光,凝聚收敛,用鼻一吸,会同口液,送入下丹田。胎息法的防病治病原理胎息法的呼吸方法为腹式呼吸,一般哺乳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加大了消化系统的动力,进而增强、激活其功能,利于排除聚积在肠道毒素及内应力的释放。而人类只是在胎儿和婴儿时期以腹式呼吸为主,从学走路起,就改变为局部胸式呼吸为主了。由于呼吸方式的改变,大部分肺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其活性,使肺活量变小,从而影响人类的寿命及潜能的发挥。寿命长的动物,大多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如龟、蛇。龟,是用腹部呼吸的,蛇,则是用腹部行走,所以它们的寿命都很长。丹道修炼,联系助理:SuperAceA
长按下面二维码,随缘知识付费圈内简单实用的内部修行资料《灵性的秘密》、《修行的秘密》
修行人的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随缘知识付费 开启智慧大门
版权
1、内容转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2、本平台旨在传播好内容,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欢迎访问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